預防橘樹黃化, 從現在做起!
1.重視果樹營養均衡管理
橘樹生長、發育需要氮、磷、鉀,同時也要注意鉬、鎂、硼、鋅、鈣等元素的補充。
缺鋅
果樹缺鋅元素,易致葉片變黃、變小,成束。
缺鋅新葉小,且花葉
缺硼
果樹缺硼元素,易致成年樹老葉從葉脈開始黃化終至全葉暗淡黃化,無光澤,向后卷曲,葉片主、側脈木栓化,嚴重時開裂,中果皮和果心充塞膠質,引起幼果大量脫落,且殘留的果實小,堅硬,果皮粗厚,果汁少,葉片大量早落,有時整枝干枯。
缺硼葉片木栓化

缺鉬
果樹缺鉬元素,易致果樹葉片細包壞死不生長,形成鞭尾葉,缺鉬嚴重時直接造成不掛果減產。
缺鈣
果樹缺鈣元素,易致果肉細包壞死,造成果皮爆裂,同時也影響干物質的積累,造成產量減少。
缺鎂
柑橘缺鎂癥初表現為植株葉片黃化,葉基部的綠色區呈倒“V”字形。

所以在果樹施肥管理中,一定要重視鉬、鎂、鋅、鈣、硼的補充。如何正確補充鉬、鎂、鋅、鈣、硼,請關注皓達。
2.重視超量掛果樹的營養補給
沙糖橘樹超承載力掛果,樹體對肥水的需求超出根系供應能力,樹體就會逐漸變弱出現黃化樹。對這類樹最好多次及時補充營養,可采取淋根加葉面噴施同時進行。果樹小果時用皓達1200倍+皓達繃2000倍葉面噴施一次,后期幼果期可用皓達1000倍+皓達鈣500倍+高鉀1000倍葉面噴施,7-15天噴一次,可配合殺菌殺蟲劑噴施,必須堅持二次稀釋。另在果樹開花前期、果實膨大前期,根具果樹大小,掛果量,果樹自身健康情況配合農藥進行灌根,如果采完果及時進行灌根,是恢復樹勢養樹養樹的最佳方案。
3.重視嫁接口及環割口的護理
橘樹嫁接口殘留薄膜會造成導篩管阻塞,養分輸送困難,使橘樹逐漸出現黃化現象,對這類樹要注重清除薄膜外,宜采取以下辦法:對輕度黃化的,在接口處豎向劃幾刀;中度黃化的迅速在接口上部橋接換砧或在原樹周邊栽種實生苗2-3株作橋接,利用實生苗根供給補養;重度黃化的,挖去原樹補種新苗。
4.重視土壤的PH值,調節土壤酸堿度
運用現代科研成果,調節土壤酸堿性,把土壤pH值控制在6-6.5左右,讓柑橘的根系有一個適合的生長環境。灌施皓達50-100克/株2次,間隔20-30天,灌施2次以上后可對土壤pH值有一定的調控作用。
5.重視農資商品的產品質量
杜絕假冒偽劣農藥肥料的施用,防止新的有毒有害物質毒害果樹。
凡是有黃龍病的柑橘病株,都伴有腐根爛根的現象,因為化肥和農藥殘留與土壤中的元素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的一種稱為“脲醛樹脂”膠質體,在果樹根部長期吸取養份時,脲醛樹脂隨根部輸送至樹枝,脲醛樹脂在樹體營養輸送的篩管堆積慢慢造成堵塞,阻礙樹體的營養循環,同時根部的周圍也積累了大量的脲醛樹脂形成一層膜把包根住了,缺養又缺氧,造成腐根爛根,樹體流膠,葉片黃化,抽梢也枝小葉小,果實不成熟,病樹生長逐漸衰弱,直至枯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