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如何花芽分化
果農常說到花芽分化,到底什么是花芽分化呢?
柑橘花芽分化是指柑橘由營養生長過渡到生殖生長的轉折點,花芽分化開始于芽的原始體出現,結束于芽內雌雄蕊的形成。
(一)柑橘花芽分化過程
柑橘芽從葉芽轉變成花芽,到花器官分化完全為止,這段時期稱花芽分化期?;ㄑ糠只话惴譃樯矸只诤托螒B分化期。

生理分化期
生理分化期先于形態分化期一月左右,積累形成花芽的營養物質、激素調節物質、遺傳物質等。這時的葉芽生長點組織(芽眼)尚未發生形態分化。

形態分化期
生理分化期完成后,生長點組織(芽眼)形態開始發生變化,逐漸可區分出花芽和葉芽,就進入了花芽的形態分化期。

(二)花芽分化機理
一般柑橘營養生長到一定程度,就開花結果 。但也有隔年開花,及幾年不開花的或一年開兩次花的,是什么因素決定開花呢?一個芽決定開花還是出葉(花芽還是葉芽),其內部變化又是怎樣?

了解掌握柑橘成花的機理問題,人工就可以創造條件控制開花和出葉的數量??朔裟杲Y果,保證連年高產。
這里簡略介紹幾種比較流行的花芽分化機理:
① 營養物質總量與花芽分化
一個芽開花還是長葉,主要取決于芽及枝條碳水化合物貯藏的多少,決定開花的不是碳水化合物的絕對量而是相對量。
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即光合產物)并不一定促使柑橘成花,必須是碳水化合物比無機物質占優勢時,才可以開花;相反,氮占優勢則出芽,即所謂的碳氮比(C/N)。

促進柑橘開花,往往采取環割、圈枝、結扎 、或控水、斷根等辦法。這就是增加地上部分碳水化合物積累,減少地下部分對水分和氮的吸收二個方面來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碳氮比值。

(控水斷根)
氮(N):足夠的氮素營養可促進多種果樹花芽分化,增加木質部汁液中細胞分裂素含量,但大量施氮,會導致徒長,赤霉素含量上升,抑制成花,不利于花芽分化。


(氮肥施用過量,秋梢抽發帶梢花)
磷(P):樹體中有效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調控著果樹的花芽分化,能夠促進花芽形成。

鉀(K):鉀是光合作用過程的重要物質,而光合產物的含量是影響柑橘花芽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鉀元素水平影響著激素平衡,樹體缺鉀有類似赤霉素的抑花作用。

最小養分律(木桶理論)
果樹為了生長發育需要吸收各種養分,但果實產量的高低,卻受土壤中那個相對含量最低的有效養分影響,而無視這個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繼續增加其他營養成分也難以提高產量,也就是說土壤供應能力相對最低的營養元素對作物產量起決定性作用。

“皓達”用特殊工藝技術處理腐植酸,使腐植酸完全活化,同時用有機酸作為類營養物成分,充分發揮出腐植酸的能量及優勢。皓達產品能夠有效降低離子之間的拮抗作用,增加養分離子之間的協同作用,提高吸收利用率;調酸壓堿,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結,保墑保肥,促進毛根很長;促進花芽分化,催花,調花,壯花,提高授粉授精率;提高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植物碳水化合物的積累,減少生理落果;增強植物體內酶的活性,加快有機酸等向糖分的轉化,增加干物質的積累,有效防止裂果,促進果實生長、著色,提早成熟;能夠滿足水肥一體化種植模式的需求;減少肥料用量,減少環境污染;提高品質,增產增收增效益。


在柑橘芽生理分化期前,噴施“皓達”+“皓達硼”+“皓達鈣”等營養元素能夠促進成花,增加結果母枝的數量。
②內源激素與花芽分化上面我們談了柑橘樹體的營養水平和物質代謝方面與花芽分化的關系。但是,是什么機制來控制物質代謝呢?這其中與植物內源激素密切相關!
⒈ 細胞分裂素
細胞分裂素對花芽孕育起促進作用,在柑橘花芽分化期,柑橘花芽內細胞分裂素的水平逐漸增加,在形態分化初期達到最高水平。
⒉ 赤霉素
赤霉素是主要的抑花激素,赤霉素是多數果樹主要的成花抑制物質,外用赤霉素能抵消環割的促花作用。
⒊ 脫落酸
脫落酸能促進柑橘花芽孕育,是因為脫落酸可抵消赤霉素的作用,增加柑橘芽液泡中糖的濃度。但脫落酸過多,會造成柑橘樹營養生長停止,可能間接影響花芽孕育,這就是為什么冬天大量落葉后第二年早春花量很少?;ㄑ吭杏歉鞣N激素在時間、空間上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綜合結果。
(三)外界因素與花芽分化
溫度與花芽分化
不同的品種分化期也有所不同,甜橙較早,椪柑、溫州蜜柑、蕉柑較遲。同一品種,在不同的地區也有所不同。一般在氣溫高地區花芽分化較早,氣溫低的較遲。
光照與花芽分化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花芽孕育被促進。

水分與花芽分化
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會影響柑橘花芽分化,相對干旱的環境能促進柑橘花芽的分化,過濕不利于花芽分化。

(控水斷根促進花芽分化)
柑橘芽長出花還是葉,決定于芽的分化?;ㄑ糠只紫热Q于樹體的營養水平,具體的說是芽生長點碳水化合物含量,植物體組織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又取決于體內物質的代謝過程,同時又受體內內源激素的制約;相反,激素的多少與運轉方向又受體內代謝營養水平及外界光、溫、濕等自然條件影響。所以,柑橘花芽分化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
(四)促進花芽分化措施
柑橘是易成花、開花多的果樹,但有時也會受生態條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的影響,而遲遲不開花或成花結果很少,必要時需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促使其開花結果。
培養健壯秋梢
柑橘結果樹的產量與結果母枝的數量成正相關,而多數結果母枝是秋梢,因此培養足夠數量的健壯秋梢,就能使柑橘提早進入開花結果。

促進秋梢老熟用肥建議:
葉片:噴施皓達600-800倍+高磷高鉀葉面肥1000倍,直至秋梢老熟;
根部:秋梢萌發前半個月施用皓達+高鉀復合肥,施用量依據掛果量而定。秋梢萌發后,淋皓達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高鉀液肥,7~10天左右一次,加快秋梢生長老熟。
合理施肥
進入結果期未開花或開花不多的柑橘樹,多半與施肥不當有關。柑橘花芽分化需要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但氮過多會抑制花芽分化,尤其是大量施用尿素會導致植株生長過旺,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去平衡,使花芽分化受阻;不過,氮肥缺乏也會影響花芽分化。在柑橘花芽生理分化期施用磷肥,能促進花芽分化和開花,尤其對壯旺的柑橘樹效果明顯。鉀與柑橘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等代謝過程密切相關。而碳水化化合物是柑橘花芽分化重要成組成部分。當鉀肥缺乏時,碳水化合物合成量少,則花芽的分化減少。所以,秋梢期施肥時,應以磷鉀肥為主,促進果實轉色及花芽的分化。但磷、鉀的吸收利用不高,皓達可提高養分的吸收利用,減弱各離子之間的結拮作用。
控水
對長勢旺盛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不易成花的柑橘樹,采取控水促花的措施。暖冬地區,在9月下旬至12月,將樹盤周圍的上層土壤扒開,使土層水平根外露,視降水和氣溫情況露根1~2個月后再覆土。 對于冬季氣溫較低地區,可利用秋、冬季少雨和空氣濕度低的特點,不灌水使柑橘園保持適度干燥??厮畷r間一般為1~2個月。

(潮濕的土壤環境不利于花芽分化)

(斷根,干燥的土壤環境利于花芽分化)
噴施藥劑
目前,多效唑和細胞分裂素是運用最廣泛的柑橘促花劑。細胞分裂素使用時間在秋梢8~9老熟后全樹葉片噴施,連續1~2次;皓達+蕓苔素葉面噴施使用時間在秋梢老熟后的3個月內,一般連續噴施2~4次,每次間隔10~15天,加上磷鉀葉面肥一起使用。
皓達+蕓苔素+皓達能量液一起葉面噴施2-4次,間隔10-15天。
環割


環割是針對樹勢旺、不開花或少開花的柑橘樹采取的極端措施!
環割時間:一般在柑橘花芽生理分化前至花芽生理分化開始約1個月進行。長江流域柑橘產區多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進行環割。兩廣地區氣溫較高,有時有雨,易出冬梢,因此大多在12月上旬環割。幼樹環割主干,大樹最好環割主枝或副主枝,并適當留下部一些小枝不環割,以其枝葉營養根群。環割樹冬季不宜噴石硫合劑、松脂合劑等農藥,以免引起落葉。
處理枝梢
對生長過旺的枝條進行撐、拉、吊,削弱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對生長旺的枝梢采取彎、扭、揉的人工措施有促進開花的作用,時間與環割相同。 SHAPE * MERGEFORMAT
幼齡樹的整形修剪,是以培養早結豐產樹形為基礎,具體做法是抹除主干主枝基部萌發的芽,放梢時先抹除零星早發的芽1-2次,待萌芽整齊時再統一放梢。放梢后,疏芽去弱留強,每條枝保留2-3條芽即可。

不正確 正確 正確
錯誤的修剪方法

掃把枝:必須修剪

枝條老熟后進行摘心短截。作為結果母枝的秋芽則不能短截。當枝條分枝角度過小或過大時,可采用拉線或吊線的方法,加以矯正,使分枝角度在40-50度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