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白粉病發病癥狀及解決方案
番茄白粉病的為害癥狀:




病害發生在葉片、葉柄、莖及果實上。發病初期在葉面出現褪綠小點,后擴大為不規則形病斑,表面著生白色粉狀物,是病原的菌絲、分生孢子梗及分生飽子,起初粉層稀疏,后期逐漸加厚。病斑擴大連片或覆蓋整個葉面,其正面為邊緣不明顯的黃綠色斑,發病后期病葉變褐黑并逐漸枯死。葉柄、莖、果實染病時,發病部位也產生白粉狀病斑。
番茄白粉病的發病規律:
在干燥的條件下易發病。一、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在北方,病原主要在冬作茄科蔬菜上越冬。南方番茄常年種植區,病原無明顯越冬現象,分生孢子不斷產生,輾轉為害。二、傳播特點。病原隨氣流傳播蔓延,侵染新生的葉叢,以后又在病部產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脫落后通過氣流進行再侵染
解決方案:
方案1、皓達800倍+23% 氨基·嘧菌酯65-98克/畝+40% 腈菌唑7.5-10克/畝葉面噴施。
23% 氨基·嘧菌酯 懸浮劑 (低毒)使用65-98克/畝 噴霧 (保護+治療)本品于番茄白粉病發病初期噴第一次藥,每隔7-10天噴一次,每季最多可噴藥3次,噴霧要均勻周到。施藥時應避免藥液飄移到其它作物上。以防產生藥害。大風天或預計1小時內降雨,請勿施藥。本品是由嘧菌酯和氨基寡糖素兩種有效成分復配而成,針對作物的病害產生防治的功能。嘧菌酯是一種β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通過抑制病原菌線粒體的呼吸作用來阻止其能量合成, 是一種較新的作用機理的殺菌劑, 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功效。
40% 腈菌唑 可濕性粉劑 (低毒)使用7.5-10克/畝 噴霧 (保護+治療)本品是內吸治療性殺菌劑,具有較強的內吸傳導性,對病害具有治療、鏟除和預防作用,可在發病前后使用,尤以發病初期使用效果最佳。 正常使用對作物安全,可使用于作物幼葉、幼苗、幼果和花期。 本品粉劑顆粒極細,粘著性強,耐雨水沖刷,雨前使用可防病,雨后使用可追殺借雨水萌發侵染的菌絲體,鏟除病源,阻止發病。
方案2、皓達800倍+75% 肟菌·戊唑醇10-15克/畝+30% 氟菌唑8-12克/畝葉面噴施。
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劑 (低毒)使用10-15克/畝 噴霧 (保護+治療)配制藥液時,應采用農藥標準稀釋方法兩步稀釋,先在小水桶中充分稀釋推薦用量的本品,然后再倒入噴霧器中,攪拌混勻。本品由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肟菌酯和三唑類殺菌劑戊唑醇復配而成,既具有保護作用又具有治療作用。該產品殺菌活性較高、內吸性較強、持效期較長、用于多種作物防治主要真菌病害。安全間隔期為5天,每季最多施用兩季。
30% 氟菌唑 可濕性粉劑 (低毒)使用8-12克/畝 噴霧 (保護+治療)主要在開花期前到落花20天后之間的時期內噴灑最為有效,使用次數2次以內。 氟菌唑是甾醇脫甲基化抑制劑,是日本曹達株式會社開發創制的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的內吸殺菌劑。具有良好的速效性與持久性、滲透力較強、使用濃度低。正常使用技術條件下對作物以及環境污染較小,病害發生前期使用或病害發生蔓延時使用都能發揮良好的效果。
皓達水溶肥料同其他藥劑混用,可提高農藥藥效,延長藥力有效時間;建議一定要二稀釋使用;不建議與強酸、強堿性藥劑混用。
本方案僅供參考,請結合實際情況使用。


